在智能手機身上,3D感測既扮演著專業(yè)領域“人眼”的角色,又扮演著開啟另一種人機交互新模式的角色。
那么2018年,智能手機市場是否會掀起3D感測這一熱潮呢?從目前相關品牌廠商即將發(fā)布的新機消息看,3D感測之風已經開啟,“劉?!币呀洺蔀椴簧倨放茝S商宣傳的新詞匯。
“今年蘋果仍挑3D感測大梁”
有業(yè)內人士稱,Iphone X帶起一波3D感測熱潮,關鍵零組件VCSEL更成為市場新寵,但由于技術門檻高,擁有量產能力的供應商仍相當有限,導致VCSEL出現供應吃緊的問題,進而影響安卓陣營的跟進速度。
有調研機構認為,展望2018年,全球智慧型手機3D感測滲透率將從2017年的2.1%成長至2018年的13.1%,蘋果仍將是主要的采用者。
對于蘋果仍挑3D大梁這一言論,該機構對此做了相關解析后表示,目前生產3D感測模組主要有三個技術門檻。
其一,高效率VCSEL元件生產不易,目前平均目前平均光電轉換效率僅約30%;其二,結構光技術的必要元件DOE以及紅外光鏡頭的CIS,都需要極高的技術底蘊。
其三,3D感測模塊生產過程需考量熱漲冷縮的問題,提高模塊組裝的困難度。這些因素導致現階段3D感測模塊的生產良率仍低。
此外,為應對市場需求,盡管部分廠商積極擴產,但VCSEL整體良率低,導致市場供應不足,目前VCSEL的量產以6寸晶圓較符合經濟效益,但多數廠商生產能力仍停留在3寸或4寸,使市場整體供需情況更為緊繃。
現階段,市場最為關注的莫過于安卓陣營,目前誰將跟進搭載3D感測模組的歡呼聲異?;馃?,可能歡呼度最高的將是今年3月底發(fā)布的華為P20。
然而據相關消息稱,華為P20僅將搭載后置3D感測模塊,主要應用功能是強化AR功能,并非iPhone X的人臉辨識,基于此,安卓陣營將先采取技術門檻較低的ToF方案。
此外,據業(yè)內人士分析,VCSEL主要供應商Lumentum與蘋果之間存在專利協議,使得安卓陣營若欲在短期內跟進只能舍VCSEL而擇EEL(邊射型雷射),然而EEL的光電轉換效率較差,且成本較高,這將使安卓陣營的3D感測方案在效率與成本上仍難與蘋果匹敵。
事實上,早前筆者從供應鏈處獲悉,在3D攝像頭發(fā)射模組所有的零組件中,大陸廠商基本都需要進口,在VCSEL芯片、DOE衍射元件和透鏡分裂領域最為明顯,目前在這三大領域國內廠商都有布局,但是最快可以量產的應該是VCSEL芯片,其他兩個產品國內基本上沒有廠商能夠制造。所以從根本上來說,3D感測供應鏈基礎薄弱成為影響安卓陣營跟進速度的主要原因。
有相關人員表示,從終端市場反映的情況看,保守估計2018年最多可能僅兩家安卓廠商跟進,包括華為及呼聲亦高的小米,惟生產數量都不會太多,日前曾有消息傳出OPPO R15夢境版也搭載了3D感測,但從量產經驗和市場、供應鏈來說,蘋果仍將是手機3D感測的最大采用者。
傳2019年iphone將變臉
自iphone X搭載3D感測后,外界對于3D感測的呼聲日益壯大,早前頻繁有消息爆出,今年iphone三款新機均將搭載3D感測的消息,就連蘋果新款ipad也將采用前置3D感測,一時之間,3D感測如熱潮一般涌向整個手機產業(yè)。
在涌向手機產業(yè)的同時,外界對蘋果的一舉一動也頗為關注,那么,2019年蘋果的走向又將如何?
日前,據國外媒體報道,根據一份來自韓國的最新報告顯示,蘋果將在2019年款的OLED屏幕新iphone中取消目前iphone X的屏幕劉海凹槽設計。據悉,蘋果正在開發(fā)一種全新的設計,能夠讓iphone的正面完全被顯示屏所覆蓋。
不過據消息稱,該報告并未透漏蘋果如何處理凹槽內部組件方法的細節(jié)。那么蘋果內部都有哪些組件了,筆者查詢發(fā)現,在iphone X的凹槽中,包含了前置攝像頭、Face ID和True Depth傳感器、點陣投影儀、環(huán)境光傳感器、揚聲器、聽筒和距離傳感器等組件。
該媒體稱,蘋果目前正在與多家供應商接觸,就這個想法展開技術上的討論。
一位行業(yè)供應鏈代表表示,蘋果決定從2019年的iphone開始放棄凹槽屏幕設計,并且正在與相關公司進行接觸,蘋果似乎計劃想要在iphone的身上實現真正的全面屏設計。
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,蘋果會保留Face ID面部識別技術,并且推測了集中將組件嵌入到屏幕內部的方法。
一些顯示技術業(yè)內人士認為,蘋果要么在OLED屏幕上打孔、要么在部分屏幕區(qū)間上使用黑色背景區(qū)域技術。
那么若真如上述所說,將攝像頭隱藏至屏幕下,會對攝像頭產生影響嗎?業(yè)內知名分析師李星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,他表示,如果僅僅是將Face ID模塊隱藏至屏幕下方的話,這一難度和目前的光學屏下指紋難度相似,人臉建模這一功能是可以實現的。
但是如果說,隱藏后想要形成自拍模式的話,這種設計方式對整個攝像頭光線將帶來極大的挑戰(zhàn),因為目前尚未有光線透過率超過50%以上的顯示器產品,如果隱藏攝像頭后僅為了實現人臉建模這一功能是可以實現的,但若隱藏后形成自拍技術的話,最后的結果可能會得不償失。
雖然國外媒體的消息準確性還有待考量,但至少有一點可以確定,放棄齊劉海凹槽設計是蘋果的最終目的,那么蘋果能否在歷經兩代產品后于2019年實現全面屏的目標呢?或許我們也要打上一個問號。